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春节习俗和春节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春节习俗和春节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?
春节俗称年节,传统名称是新年,大年,新岁。古时候春节曾经专指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,也被看成是新一年的开始,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(春节)。
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,关于春节的起源和来历有很多记载或者传说,由于本人知识浅薄,暂且不讨论。
2007年12月7日,***院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***日。
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,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,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施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。春节期间,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以示庆祝,这些活动都以祭祀神佛,祭奠祖先,除旧布新,迎喜接福,祈求丰年,祈愿安康等等为主要内容。
年节(春节)是除旧布新的日子。年节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,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只是正月初一这一天。从腊日二十三(或二十四日)小年节开始起,人们就开始忙年,扫房屋,洗头沐浴,准备年节器具。所有这些活动,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,辞旧迎新。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,迎接新年,迎接春天。
西周初年,已经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。后来,祭天祭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,比如灶神,门神,财神,喜神等各路神明,在春节期间都要齐想人间香火。人们借此酬谢诸神对过去一年的关照,祁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得到更多的福佑。春节是合家团圆,敦亲睦族,祭祀列祖列宗的日子。除夕,全家欢聚一堂,吃(摆)团年饭,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,一家人团坐守岁(年)。到晚上23点正月初一子时交年时刻,鞭炮齐鸣,辞旧岁,迎新年(春)的活动达到***。各家焚香致礼,敬天地,敬神佛,祭列祖列宗,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,然后再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。过了正月初一,人们开始走亲访友,互送礼品,欢庆新年……
虽然古人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,但是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(元宵节)过后,新年才算结束。
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归纳为:杀猪宰羊,喝好酒,吃美味佳肴,扫尘,穿新衣服,接灶神,守岁,发红包,拜年,贴春联,挂灯笼,贴门神,挂年画,放鞭炮,看春晚,敬神,祭祖,接财神,耍狮子,舞龙灯……等等习俗。
在外工作的朋友们,年关将至,回家过年,你准备好了吗?
关于春节的习俗很多,不胜枚举,各具民族特色。小徧阅历有限,欢迎网友补充点评,谢谢。
注明:图片来自百度搜索。
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,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和沿袭,也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的习俗。尽管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因文化差异、民族传统多样,但总的有以下这些是全国各地过年都有的共同习俗:
一、拜年 这是春节前及节日期间的一项特色活动,通过拜年,向长辈、亲朋好友问候,致意,表达祝福之意和关怀之情,现已成了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特色表达,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,通过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,进行拜年祝贺活动,把这一传统习俗极大的延伸和承继,成为现代过年的必然活动与习俗。
二、吃年月饭 这是春节最隆重和热闹的家庭活动,不仅菜肴丰盛,更重要的是家人团聚,欢庆一堂,所以又叫团圆饭。北方有吃饺的习俗,意为元宝。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,喻为"年高"。
三 贴春联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与表现,又叫门对、对联、桃符,都以表达吉祥美好和对未来希望为内容。均以红纸书写或印刷,贴在门上,更显喜庆。
四 贴窗花,与春联有相同之意,在北方较盛行。
五 贴福字 这是春节特有的一种“福文化“体现。有希望福星高照,五福临门等意。有的还把福字做成五谷丰登,龙风呈祥等图案。
六 贴年画,与春联,窗花,福字都是一种喜庆新春的文化表现
七 燃爆竹,这是有千年历史的习俗,古诗有"爆竹声中除旧岁“,放鞭炮有除旧迎新之意,也增添过年的喜庆热闹气氛。这些年有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,主要是担心引起火灾及人身伤害,以及城市环境污染,此项禁令,至今仍有争议。但一般乡村不禁。
八 给压岁钱 原来是长辈给孩子的习俗。鼓励孩子健康成长,也有关怀体贴之意。现正演变成红包风俗
九 祭祖 各地不一样。有的祭,有的不祭。就不详述了。
此外,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,如云南哈尼族的长街宴等等,也不详述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习俗和春节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春节习俗和春节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