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在线_柳州综合信息第一门户

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-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怎么写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过年放鞭炮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  2. 农村里过年都有放鞭炮传统,放鞭炮的时间和数量有什么讲究吗?

过年放鞭炮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没有研究过,从我个人来说,打记事开始就知道过年必须放鞭,幼年的好奇多少还有点兴趣,渐渐的开始不习惯了,太闹,太吵,太呛人。后来孩子长大了,放鞭的传统在他们身上延续下来,虽然有了禁鞭令

燃放鞭炮的习俗,其说法不一,约定俗成的公认说法是从魏晋时期就有守岁之说,而记载燃放鞭炮始于汉朝。古代过年不叫“春节”,而是叫“元日”、元旦。辛亥革命后,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。过年即春节燃放鞭炮有一种传说,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头长触角,非常凶猛。这个叫“年”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,只有除夕这天才跑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。所以每年除夕这天,人们都会扶老携幼躲到大山里去,为的是躲避年兽伤害。相传,有一年除夕这天,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,他看到人们慌慌张张的四散奔逃,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吃的后,劝他立即上山躲避年兽。那知道一个乞讨的老人不但没有逃走的意思,还微笑着对老婆婆说:你如果让我在你们家住一夜,我能把年兽撵走,让这个怪兽再也不能人间祸害人。老婆婆看劝不走这个乞讨老人,就说:那你一定保护好自己,不要让年兽把你吃了。

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-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怎么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除夕夜的半夜时分,年兽闯进了村子,但是这头年兽感觉村里的气氛不对,年兽停下来东张西望的看到了村东头老婆婆家,门贴大红纸,屋内灯火通明,这家伙很高兴的向老婆婆家跑去,谁知道,它刚到老婆婆家门口,院内突然响起了鞭炮声,这头年兽一听到鞭炮的炸响,又看到身穿红袍的老人张牙舞爪的冲了出来,年兽浑身颤抖,掉头就跑,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和鞭炮声。第二天是大年初一,躲避年兽的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。回到村里一看,家家户户平安无事,都感到奇怪,这时村东头老婆婆想到了乞讨的老人,老婆婆把乞讨老人的许诺说给了村里人听,也知道了驱赶年兽的方法,贴红纸,后来改成贴红对联,放鞭炮和家家户户点灯守岁。

无论是过年过节,还是结婚嫁娶,进学升迁,以至大厦落成、商店开张等等,只要为了表示喜庆,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。

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《荆楚岁时记》曾经这样记载,正月初一,鸡叫头一遍时,大家就纷纷起床,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,来逐退瘟神恶鬼。

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-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怎么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当时没有火药,没有纸张,人们便用火烧竹子,使之爆裂发声,以驱逐瘟神,这当然是迷信,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。

到了唐朝,鞭炮又被人们称为“爆竿”,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,连续发出爆破之声。南昌诗人来鹄的《早春》诗句:“新历才将半纸开,小亭犹聚爆竿灰。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。

后来,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,发现硝石、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,于是发明了火药。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,声音更大,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***俗发生了根本变化。北宋时,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,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,改名“爆仗”,后又改为“鞭炮”。

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-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怎么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农村里过年都有放鞭炮传统,放鞭炮的时间和数量有什么讲究吗?

我们那里,好像不怎么讲究,记得小时候过年,一家人围在一块,吃好料,喝点酒,即所谓除夕夜围炉,吃饱喝足就由大人点燃鞭炮,炮声响,也就意味旧的一年过去。至于鞭炮大串小串,也不太讲究,恐怕有钱人会买大串一点的吧,就这样😊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春节鞭炮活动过程简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uzhouonline.cn/post/79638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