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在线_柳州综合信息第一门户

魏晋春节习俗-魏晋时期春节叫什么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魏晋春节习俗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魏晋春节习俗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清徐过年的习俗?
  2. 魏晋风度的表现有?

清徐过年的习俗?

1、熬年:又称守岁,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汉族传统年俗,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。除夕晚上,人们往往通宵不眠,一家老小熬年守岁,欢聚酣饮,共享天伦之乐。

2、做豆腐:因为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,过年做豆腐是一项传统的春节习俗。

魏晋春节习俗-魏晋时期春节叫什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贴春联: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,辞旧迎新,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。

4、制作麻糖:在祭灶节这天制作麻糖,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,是中国民俗食品,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,祈求合家平安、吉祥如意、岁岁平安。

5、打扫家: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,打扫屋里的土尘,再用白土泥粉刷两到三遍。

6、贴窗花:把旧窗户纸撕下来,换上新的窗户纸,同时还要贴上各种图案的窗花。

7、燃旺火、放鞭炮:正月初一早上五到六点的时候,人们在自己家院里堆起一柴禾点燃,称为燃旺火,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。同时也放鞭炮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。

8、拜年:初一至初五,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,而正月初五以后、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

清徐是山西省的一个地方,其过年习俗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。除了团圆饭、放鞭炮、贴春联、挂灯笼等传统活动外,清徐还有其独特的习俗。大年初一,清徐人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,在村庄里跳起传统舞蹈,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。此外,清徐还有“抢红烛”和“打麻糍”的习俗。

前者是指在大年初一,村民们抢夺从庙里取出的红烛,认为拿到红烛的人会有好运;后者则是在大年初二,村民们在一起制作麻糍,以此祈求来年家庭和睦、平安幸福。

清徐县一带的习俗,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“枣山”(用面加枣蒸熟)。

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,长方形,分十二格(有闰月加一格),每格栽枣一枚,俗曰“谷根”。

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,上加一枚柿饼和枣,俗称“隔年捞饭”。

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、猪头以及水果、核桃、柿饼、油面(用起面炸成)、黏之类。

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。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,用柏叶、石炭捡到长竿上,矗立于屋上,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。

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,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,点燃,俗称“嫩香”,表示敬迎一切吉神。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,各村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推花车、舞龙灯、垒塔塔火、打秋千、游九曲,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、铁棍、桌棍、抬阁,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,制作精巧,装饰华美,舞技优美动人。

魏晋风度的表现有?

所谓“魏晋之风”,也叫作“魏晋风度”、“魏晋风流”,指的就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而独具一格的思想风貌、精神气质,以及这些风貌气质在社会风俗、诗书礼乐、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体现。鲁迅说魏晋风度是药与酒、姿容与神韵。鲁迅的观点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。李泽厚说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词章。李泽厚的认识也太拘泥了。

魏晋风度给世人的印象似乎是时而慷慨悲凉如建安七子;时而烟水云气的孤芳自赏如陶渊时;时而清丽绮靡如乐府情诗;时而佯狂佯醉又沉迷于药石……山水之美,儒释道的完美合流,首倡礼乐、苦心经营的王谢风流,无一不体现魏晋之风。

如果要给魏晋之风找一些具象化的表现,应该如下:首先就是清谈之雅。清谈、玄学最能体现魏晋思想。初期以老庄为基本内容,后来士大夫之间的雅谈都可以称为清谈。《世说新语》里所记之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等都是清谈的内容。书里那些恣情旷达、不拘礼法、风度翩翩的就是魏晋名士。

其次就是阮籍和嵇康的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。不自视轻贱,也不羡人富贵,人生苦短而纠缠于蝇营狗苟,抛开眼前的世俗做***、至人,这是对于当时名教的反抗。

最能代表魏晋之风的是陶渊明的清新自然。陶渊时人格与品格的孤高是魏晋时期最具高度、最高洁的精神思想。陶渊明既能以躬耕而自给自足,又能在心里保持一个桃花源的理想。“衣食当须记,力耕不吾欺”,即使今天读来仍然人心里充满了感佩之情。

动荡的时代,活跃的思想,自由之风心向往之,这就是魏晋风度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晋春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魏晋春节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uzhouonline.cn/post/78624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